专利侵权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下是主要的认定条件和步骤:
有效的专利权
侵权行为必须针对有效存在的专利,无效或放弃的专利不构成侵权。
侵害行为
行为人必须实施了未经专利权人许可的行为,如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或进口专利产品,或使用专利方法。
以生产经营为目的
侵权行为应以赢利为目的,非生产经营目的的行为不构成侵权。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
无论是明示还是默许,未经专利权人许可的行为均构成侵权。
法律依据
行为人的实施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缺乏法律依据。
专利保护范围
需要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通常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并比对被控侵权产品的技术特征是否全面覆盖专利的独立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
技术特征对比
将专利权利要求中的必要技术特征与被控侵权产品的特征进行对比,判断是否构成相同或等同侵权。
主观过错
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
民事纠纷处理
专利侵权纠纷通常首先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可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
通过以上条件和步骤,可以全面、准确地认定专利侵权行为。建议在实际操作中,结合具体案件的事实和证据,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判断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