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垢的形成主要与水质硬度有关,具体过程如下:
硬水中的矿物质:
硬水中含有较高的钙(Ca²⁺)和镁(Mg²⁺)离子。
碳酸盐反应:
当这些离子遇到水中的碳酸氢根离子(HCO₃⁻)时,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的碳酸盐沉淀,如碳酸钙(CaCO₃)和碳酸镁(MgCO₃):
```
Ca²⁺ + 2HCO₃⁻ → CaCO₃ + H₂O + CO₂
Mg²⁺ + 2HCO₃⁻ → MgCO₃ + H₂O + CO₂
```
加热过程:
当水被加热至沸腾,一部分水蒸发,导致溶解的矿物质浓度增加,原本溶解的难溶盐类因过饱和而沉淀,形成水垢。
水垢积累:
随着水垢在加热表面(如水壶、锅炉等)的积累,会降低热交换效率,甚至导致设备损坏。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等难溶矿物质,其形成与水的煮沸过程密切相关。在硬水中煮沸水时,水中的矿物质浓度增加,导致难溶的碳酸盐沉淀,形成水垢。
水垢的形成不仅影响热交换效率,还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和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定期清洗和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