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选择先灭韩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韩国实力较弱:
韩国在战国七雄中实力相对较弱,且屡战屡败,疆域面积不断被压缩。这使得秦国在灭韩时面临的难度较小,能够提升信心。
地理位置重要:
韩国地理位置靠近秦国,初都阳翟(今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后迁新郑(今河南省郑州),位于天下之中的位置。灭韩有助于秦国进入中原地区,且不用劳师远征。
战略考虑:
秦国的“远交近攻”战略中,韩国是最近的目标。先灭韩国可以推进灭赵的战线,同时可以扫除一个后顾之虞,并利用韩国地理位置遏制魏国,阻断战国和楚国的联系。
国际关系的考量:
韩国在国际关系上表现不佳,曾背叛过魏国,并在秦韩上党之战中把上党献给赵国,导致秦赵之间爆发长平之战。这些行为使得秦国在其他国家中的信誉受损,认为韩国不值得信任。
军事优势:
韩国虽然弱小,但其地理位置使其成为秦国东进的主要障碍。秦国可以通过灭韩来打开东进的道路,并消除这一战略上的威胁。
政治策略: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丞相李斯建议先灭韩国,因为韩国地盘小、国力弱,容易对付。同时,李斯还建议先威摄韩的外援,稳住其他诸侯国,确保在灭韩过程中不会受到干扰。
综合以上几点,秦国选择先灭韩国是基于其地理位置、军事实力、国际关系的综合考量,以及“远交近攻”战略的需要。这一决策为秦国后续灭赵、魏、楚、燕、齐等国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