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帔是中国古代汉族妇女的礼服之一,类似于现代的披肩。它最初由南北朝时期的帔子演变而来,在隋唐时期被称为霞帔,到了清代则改制为背心式服装。霞帔不仅是女性服饰的一部分,也是身份等级的象征,通常用于婚礼、宴会等正式场合。
霞帔的特点包括:
形状类似两条彩练,绕过头颈,披挂在胸前,下垂一颗金玉坠子。
纹样根据穿着者的品级不同而有区别,如一品、二品命妇霞帔绣有云霞翟鸟纹,三品、四品霞帔绣有云霞孔雀纹,五品霞帔绣有云霞鸳鸯纹等。
在宋代,霞帔被正式定为命妇冠服,非恩赐不得服。
明代对霞帔的样式和纹样做了详细规定,从公侯一品至九品命妇,各有不同的霞帔。
在某些时期,如凤冠霞帔,它还指代旧时富家女子出嫁时的装束,或古代贵族女子和受朝廷诰封的命妇的装束。
霞帔以其艳丽如彩霞而得名,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