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范围内有许多动物面临灭绝的威胁,以下是一些濒临灭绝的生物,它们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或极度濒危物种:
北部白犀牛 (Ceratotherium simum cottoni)
曾有约2000头野生种群,截止2015年11月,地球上仅剩下三头北部白犀牛,2018年3月19日,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在肯尼亚离世。
加湾鼠海豚 (Phocoena sinus)
全球仅存12只左右,由于过度捕捞和栖息地破坏,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蓝鳍金枪鱼 (Thunnus thynnus)
中南方、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三个蓝鳍金枪鱼物种均处于濒危状态,数量急剧下降。
华南虎 (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中国特有的虎亚种,野外已经灭绝,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中华鲟 (Acipenser sinensis)
有“水中大熊猫”之称,野生种群数量不足200尾。
绿孔雀 (Pavo cristatus)
在中国云南西部、中部和南部,野生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被列为极危物种。
白头叶猴 (Trachypithecus poliocephalus ssp. leucocephalus)
全球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现仅存数百只。
扬子鳄 (Alligator sinensis)
中国长江流域特有,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被列为极度濒危的爬行动物。
黑冠长臂猿 (Pongo spp.)
中国特产的海南黑冠长臂猿仅剩13只,全球数量稀少。
座头鲸 (Megaptera novaeangliae)
曾面临过度捕捞的威胁,但多数种群已经恢复,国际捕鲸委员会的商业捕鲸禁令对其保护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这些物种的濒危状态提醒我们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保护这些物种不仅是为了它们自身的生存,也是为了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