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经济手段
财政手段:包括国家预算和税收等,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来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
货币手段:通过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以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
收入分配政策: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
产业政策:指导和调控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结构。
计划:政府制定的长期经济规划,对经济活动进行引导。
行政手段
行政命令、指示、规定:政府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的措施来调节经济活动。
指标、禁止、整顿:设定经济活动的指标,禁止或限制某些经济行为,进行市场整顿。
法律手段
经济立法:制定经济法规,保护市场主体权益,调整经济关系。
经济司法:通过司法程序对经济案件进行检察和审理,维护市场秩序,惩罚和制裁经济犯罪。
这些手段各有特点,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经济手段具有间接性、有偿性、平等性和关联性,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行政手段具有权威性、纵向性、无偿性及速效性,适用于紧急和必要的调节;法律手段具有权威性、强制性、规范性和稳定性,通过法律规范来保障经济活动的正常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