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彩是一种在瓷胎上施加的釉上彩装饰手法,也被称为瓷胎画珐琅。它始创于清代的康熙晚期,并迅速成为当时极为名贵的宫廷御用瓷器。珐琅彩的制作工艺是将珐琅彩料绘制在瓷器表面,然后经过高温烘烤,使色彩艳丽且具有光泽。其特点包括瓷质细润、彩料凝重、色泽鲜艳且画工精致。
珐琅彩瓷器的制作继承了明代景泰蓝(铜胎画珐琅)的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使用瓷质胎体代替铜胎,使得作品更加精美和持久。在雍正和乾隆时期,珐琅彩瓷器达到了艺术表现的巅峰,其装饰风格雍容华贵,深受皇室和贵族的喜爱。
珐琅彩瓷器的珍贵之处在于其独特的制作工艺、绚丽的色彩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瓷器艺术中极具价值和难以复制的工艺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