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翁号
共翁号 > 经验 > 什么是圈地运动

什么是圈地运动

原创2025-06-20 06:46:52

圈地运动指的是在15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西欧新兴的资产阶级与新封贵族通过使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的过程。这一现象在英国尤为典型,但也出现在法国、德国、荷兰、丹麦等国家。圈地运动的目的是将原本由农民耕种的小块土地合并成大片的私有土地,如牧场或农场,以便于资本主义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这一过程导致了小农经济的消亡,农民与土地的分离,以及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圈地运动通常涉及以下特点:

土地合并:

小块土地被合并成大片的私有土地。

围栏建设:

使用树篱、栅栏或壕沟将土地围起来,形成永久性边界。

农民流离失所:

许多农民因失去土地而变成无家可归的流浪者。

产权变更:

土地从共有产权转变为私有产权,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被剥夺。

经济结构转变:

小农经济被资本主义农场经济所取代。

圈地运动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返回:经验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猜您喜欢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