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肇事者将面临以下处罚:
民事责任 :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除非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减轻责任。若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则承担全部责任。
行政责任
罚款: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拘留: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吊销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
记分: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驾驶证记12分。
刑事责任
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犯罪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若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建议
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应保持冷静,立即停车并保护现场,迅速报警,协助抢救受伤人员。不要选择逃逸,因为逃逸不仅会加重民事责任,还可能面临严重的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及时联系保险公司并寻求法律咨询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