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的冶炼方法主要分为火法冶金和湿法冶金两大类。以下是铜冶炼的基本流程:
火法冶金
选矿:
将含铜量较低的原矿石通过选矿技术提高至20-30%的铜精矿。
造锍熔炼:
在密闭鼓风炉、反射炉、电炉或闪速炉中进行,产生熔锍(冰铜)。
吹炼:
将熔锍送入转炉吹炼成粗铜。
氧化精炼:
在反射炉内进行氧化精炼,脱除杂质。
电解:
将粗铜铸成阳极板,通过电解得到高纯度的电解铜(99.9%以上)。
火法冶炼具有适应性强、回收率高的特点,但硫在造锍和吹炼阶段作为二氧化硫废气排出,不易回收,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湿法冶金
焙烧:
将铜矿物氧化或硫酸化焙烧,转变为可溶性状态。
浸出:
通过浸出使铜从焙烧物中转移到溶液中。
净化:
通过萃取、电积等方法去除杂质。
电积:
在阴极上电积得到电解铜。
湿法冶金适用于低品位复杂矿、氧化铜矿、含铜废矿石的处理,能够降低冶炼成本,但技术适用范围有限。
综合利用
废铜回收:废铜也是精炼铜的重要原料,包括旧废铜和新废铜。
技术发展
火法冶炼向连续化、自动化发展,如闪速熔炼技术。
湿法冶炼技术逐步推广,预计本世纪末可达总产量的20%。
产量与比例
精铜产量的85%以上采用火法冶金,湿法冶金约占15%。
应用领域
电子行业(48%)、建筑(24%)、一般工程(12%)、交通(7%)和其他(9%)是铜的主要消费领域。
以上信息综合了铜的冶炼方法、技术发展、产量比例和应用领域,提供了全面的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