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营运是指 没有依法取得营运权而实施了营运行为。具体来说,它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未取得任何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而从事客货运输 ;超出许可范围从事客货运输
;
使用失效、伪造、变造或被注销的许可证件从事运输;
超越许可事项从事道路客运或货运经营。
非法营运的主要特征包括:
违法主体:
包括自然人和单位,即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主观上的营利目的:
非法营运的行为人必须以营利为目的;
客观上的非法经营行为:
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却利用客运、货运车辆为不特定公众提供道路运输服务。
非法营运存在以下危害:
安全隐患:
非法营运车辆通常没有定期进行安全技术状况检测,甚至可能是报废车加以改装,安全系数低,容易发生事故;
扰乱市场秩序:
非法营运行为违反了国家对道路运输市场的管理秩序,损害了合法经营者的权益;
乘客和货物安全:
非法营运车辆无法提供安全的服务,给乘客和货物的安全带来潜在风险。
对于非法营运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的相关规定,非法营运者可能会面临以下处罚:
责令停止经营:
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停止经营;
没收违法所得:
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罚款:
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2万元的,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追究刑事责任: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建议公众在出行时选择合法营运的车辆,以保障自身的安全和权益。同时,对于非法营运行为,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和打击力度,维护正常的道路运输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