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语是句子中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补充成分,用于补充说明谓语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等。补语与谓语之间存在补充与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在中文语法中,补语通常由谓词性词语、数量短语和介词短语充当,并且往往与中心词之间用助词“得”连接。
1. 结果补语:表示动作产生的结果,常用形容词表示。
2. 程度补语:表示动作或状态达到的程度,常用“极、很”等副词表示。
3. 状态补语:表示动作或性状呈现出的状态,常用形容词或动词短语表示。
4. 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动作活动的方向,常用趋向动词表示。
5. 数量补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动作持续的时间或动作实现后的时间段。
6. 时间、处所补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常用介词短语表示。
7. 可能补语:表示动作结果的可能性,常用“得”或“不得”表示。
例如,在句子“他跑得很快”中,“跑得很快”就是结果补语,补充说明了“跑”这个动作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