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提费用在新会计准则中已经取消,其处理方式有以下几种:
直接计入当期相关成本费用
对于数额不大、难以预计受益期间或摊提依据不足的费用,在实际发生时直接记入当期相关成本费用。支付款项时,借记相关成本费用科目,贷记相关资产科目。
使用其他应付款或预提费用科目
通过预付和应付款项的相关科目:支付待摊款项时借记“预付账款”等,贷记相关资产科目;摊销时,借记相关成本费用科目,贷记“预付账款”等。预提款项时借记相关成本费用科目,贷记相关应付款项科目;支付款项时借记应付款项科目,贷记相关资产科目。在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披露。
继续使用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在编制报表时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借方余额列入预付款项,预提费用账户贷方余额列入相关的应付款项中,并在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披露。
设置“长期待摊费用”账户
若摊销期超过一年,需设置“长期待摊费用”账户,支付费用时借记该科目,贷记相关资产科目;分期摊销时借记相关成本费用科目,贷记该科目。
调整实际发生金额与预提金额不一致的情况
比如,如果实际发生的费用与预提的费用不一致,可以进行调整。例如,10月预提10100元,11月预提10100元,12月支付10月-11月水电费时实际发生的为20500元,则分录为:借记“管理费用-水电费300,预提费用20200”,贷记“银行存款20500”。
建议
评估费用性质:首先评估预提费用的性质,如果费用数额较大且可以预计受益期间,并有充足摊提证据,建议继续使用预提费用科目或通过其他应付款来代替。
充分披露: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在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披露,确保透明度和合规性。
调整会计分录:在实际支付款项时,确保会计分录正确反映费用的实质,避免随意摊提以调节利润。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确保预提费用取消后,会计处理符合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并且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