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失了怎么办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走失时的应对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幼儿与陌生人交流的能力,学会寻求帮助。
3. 加强幼儿对家庭住址、父母电话号码的记忆。
教学重点
1. 教育幼儿走失时知道如何寻求帮助。
2. 教育幼儿记住家庭住址和父母电话号码。
教学难点
1. 教育幼儿在走失时能够冷静应对。
2. 教育幼儿不要随便相信陌生人。
教学方法
1. 游戏法:通过模拟走失场景,让幼儿学会应对方法。
2. 讲解法:讲解走失时的安全知识和应对策略。
3. 练习法:让幼儿练习记住家庭住址和父母电话号码。
教学准备
1. 教学PPT:包含走失时的安全知识和应对策略。
2. 家庭住址和父母电话号码卡片:用于幼儿记忆练习。
3. 模拟走失场景:准备一个模拟家庭环境,用于游戏环节。
教学过程
1. 导入:
讲解走失时的安全知识,让幼儿了解走失的危险性。
提问:如果你们走失了,你们知道怎么办吗?
2. 教学内容:
讲解走失时的应对方法,如寻找警察、拨打父母电话等。
教育幼儿记住家庭住址和父母电话号码。
3. 游戏环节:
组织幼儿进行模拟走失游戏,让幼儿学会应对方法。
教师扮演陌生人,测试幼儿是否愿意透露家庭信息。
4. 记忆练习:
发放家庭住址和父母电话号码卡片,让幼儿进行记忆练习。
抽取卡片,提问幼儿是否能迅速说出对应的住址和电话号码。
5. 复习走失时的应对方法和记忆练习。
6. 强调幼儿在走失时要学会寻求帮助,不要随便相信陌生人。
教学延伸
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今天学到的走失应对方法。
2. 家长参与:请家长协助,在家中模拟走失场景,让孩子实地练习。
教学评价
1. 课后观察:观察幼儿在课后是否能够运用所学方法应对走失情况。
2.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期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反思
1. 教师自我反思:回顾课堂教学,思考教学内容、方法是否适合幼儿,有无需要改进之处。
2. 改进措施:根据教学反思,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拓展
1. 引导幼儿理解图片内容并作出正确的判断。
2.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3. 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1. 《去公园》视频。
2. 《走丢了怎么办》对错判断图片。
3. 《安全小知识》视频、记号笔一支《幼儿用书》大班上1第30~31页。
活动过程
1. 播放《去公园》视频前半部分。
2. 边看边提问:突然怎么了?公园人很多,玛莎光顾着去捉蝴蝶,结果怎么样?玛莎走丢了,走不到爸爸妈妈了,这时她该怎么办?
3. 出示《走丢怎么办》对错判断图片。
4. 幼儿观察图片判断对错。
5. 请幼儿说说:这样做为什么是不对的?这样做为什么是对的?
6. 教师做最后的小结,并请幼儿在图画中画出“(4)继续观看《去公园》后半部分视频。
7. 通过正确的做法,玛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
8. 我们以后和爸爸妈妈、家人或是老师出去,我们应该怎样做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9. 教师小结:我们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10. 观看《安全小知识》视频。通过视频短片让幼儿了解到更多地安全小知识。
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假如你走失了,你会怎么做?
2. 请幼儿结合所学知识,用画笔和纸张画出走失后的求助过程。
答案
正确画出走失后保持冷静、寻找安全地点、向他人求助、使用手机拨打紧急电话的过程。
---
以上教案设计旨在帮助幼儿在走失时能够冷静应对,学会寻求帮助,并加强记忆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等关键信息。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旨在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走失情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