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总结和提炼,它应该清晰地反映出研究的成果、意义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以下是撰写论文结论的一些关键步骤和要点:
格式要求
结论应作为正文的最后一章单独写,不加章号。
结论的字数通常在600—1000字之间,但根据内容可以适当调整。
结论中一般只使用文本陈述,除非涉及数学或化学领域的特定公式或反应式,否则不使用图表和公式。
结论的类型
综合分析型:对正文内容重点进行分析、概括,突出作者的观点。
预示展望型:在正文论证的理论、观点基础上对其价值、意义、作用推至未来,预见其生命力。
事实对比型:对正文阐述的理论、观点以事实做比较形成结论。
解释说明型:对正文阐述的理论、观点做进一步说明,使理论、观点更加明朗。
提出问题型:在对正文论证的理论、观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与本研究结果有关的有待进一步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结论写作内容
简要重述研究目的:在开头提醒读者你的研究旨在解决什么问题,或回答了哪些研究问题。
总结研究结果:简要概括你的研究结果,强调这些结果是如何回答研究问题或实现研究目标的。
强调主要发现:指出研究中最重要、最有意义的发现,可能是对之前文献的贡献、新的观点或突破性的实验结果。
解释结果的意义:讨论你的研究结果在该领域的意义和影响,可以涉及对现有理论的支持、实践应用的潜力、对相关政策的启示等。
讨论研究局限性:承认并识别研究的局限性,包括可能的方法偏差、样本限制或数据可靠性问题等,这表明你对研究的客观评估,并提供了未来研究的改进方向。
提出进一步研究建议:根据你的研究结果,提出可能的未来研究方向或深入探讨的问题,以推动该领域的进展。
结论总结:总结你的研究中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对研究问题的回答,强调你的研究工作的意义和贡献。
写作技巧
保持简明扼要:结论部分只需要用一小节来叙述其应表述的要点即可,避免重复论文中的内容。
与引言相呼应:在引言中提出的问题或目标应在结论中得到回答和总结。
提供定量数据和具体细节:以支持你的结论,增强说服力。
避免使用个人观点或主观评价: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确保结论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逻辑清晰:结论部分应该逻辑清晰,有条理地总结研究结果和观点。
结论的表述
结论表述:精练地概括出主论点以及作为支撑证据的操作论点。
意义:说明研究的现实和理论意义,突出其重要性。
建议:提出对未来研究和实践的建议和方向。
通过遵循以上步骤和要点,你可以撰写出一篇既符合学术规范又具有深度和广度的论文结论。记住,结论不仅是研究工作的总结,也是推动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