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是一个古代成语,读音为shèng míng zhī xià,qí shí nán fù。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名声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常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它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提醒人们不要只看重一个人的名声,而忽视了其真实的才能和贡献。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后汉书·黄琼传》,黄琼因为出身官宦世家,被众多公卿推荐入京应召。当他到洛阳附近的嵩阳县时,装病不去赴任。好友李固写信劝他应聘做官,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黄琼最终决定用行动证明自己的名副其实。
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高雅艺术的孤独性,即高雅的艺术作品往往难以被大众普遍接受,名声与实际水平之间可能存在不符。
总的来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的成语,提醒我们在评价他人或事物时,要注重实际能力和贡献,而不仅仅是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