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是 唐初名相、政治家、史学家,出生于名门世家清河房氏,历任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受封梁国公,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房玄龄自幼聪慧,博览经史,18岁时举进士出身,授羽骑尉、隰城县尉。在隋末大乱时,他投靠了李世民,并成为其得力的谋士之一。在唐武德九年(626年),房玄龄参与了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与杜如晦等五人并功第一,为李世民夺取皇位立下了汗马功劳。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龄为中书令,负责综理朝政长达二十年。他参与制定典章制度,监修国史《高祖实录》《晋书》等,调整政府机构,善于用人,不求备取人,也不问贵贱,随材授任,恪守职责,不自居功。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谋杜断”。
房玄龄在贞观之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协助李世民经营四方,削平群雄,夺取皇位,使唐朝政治清明,文化发达,疆土广宽,这段时期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648年,房玄龄病逝,追赠太尉,谥号“文昭”,配享太宗庙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