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能杀菌消毒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蛋白质变性:
酒精能够渗透到细菌或病毒的内部,破坏其蛋白质的结构,导致蛋白质发生不可逆的变性、凝固,从而失去活性。
脱水作用:
酒精具有快速挥发的特性,在挥发过程中可以带走细菌或病毒中的水分,导致其迅速脱水,影响其正常功能。
溶解包膜:
某些病毒如新冠病毒具有脂质包膜,这种包膜可溶于酒精。酒精通过溶解这层包膜,暴露病毒内部结构,使其无法侵入宿主细胞,达到杀灭目的。
渗透性:
酒精分子具有渗透能力,可以穿过细菌表面的膜,进入细菌内部,使细菌内的蛋白质脱水、变性凝固。
酒精的浓度对杀菌效果有影响:
酒精浓度低于70%时,渗透性不足,杀菌能力减弱。
酒精浓度在70%-75%之间时,杀菌效果最佳。
酒精浓度超过75%时,细菌表面可能形成保护膜,阻止酒精进一步渗透,影响杀菌效果。
酒精浓度过高(如90%以上)时,病原微生物外表面的蛋白质会较快变性凝固,形成保护壳,阻止酒精进入微生物内部。
因此,75%的酒精溶液是常用的医用消毒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