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科学城在未来几年的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总体目标
松山湖科学城旨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城,目标是成为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粤港澳合作创新共同体、体制机制创新综合试验区。
空间布局
规划范围覆盖松山湖高新区大部分区域,以及大朗镇、大岭山镇、黄江镇部分区域,总面积约为90.5平方公里。
产业发展
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等七大产业集群,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形成现代产业发展新格局。
科研与平台建设
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如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华为运动健康科学实验室等。
推进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等高等教育机构的建设。
人才政策
计划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10000名,以支持科学城的发展。
经济与GDP增长
力争到2024年,松山湖科学城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增速目标为10%以上。
城市综合服务
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城市配套,以支持科学城的发展。
实施步骤
到2022年,全面完成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规划布局,并开工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项目。
到2025年,科技实力和营商环境将大幅跃升,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到2035年,预期将建成一批全球领先、开放共享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并培育出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
以上规划展示了松山湖科学城致力于成为国际科技创新高地的决心和蓝图,以及其在推动地区乃至国家科技发展中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