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Common Era,CE)是现在国际通用的纪年体系,它源自于基督教的纪年法。以下是公元纪年法的历史背景:
起源:
公元纪年法起源于公元6世纪的基督教国家,当时为了扩大教会的统治势力,僧侣们将许多事物与基督教信仰联系起来。
狄奥尼西的贡献:
公元525年,一个名叫狄奥尼西的僧侣提出耶稣出生于古罗马狄奥克列颠纪年之前284年的说法,并主张以耶稣出生之年作为纪年的起点。
教会支持:
狄奥尼西的建议得到了教会的支持,公元532年,教会将狄奥克列颠纪年之前的284年定为“公元元年”,并在基督教地区开始使用这种纪年法。
格里高利历改革:
虽然公元纪年法最初与宗教紧密相关,但现代使用的公历(格里高利历)实际上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Aloysius Lilius对儒略历进行改革后,由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颁布的。
全球采用:
尽管格里高利历改革在1582年就已经制定,但全球范围内广泛采用这一历法是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逐渐实现的。例如,德国在1700年开始正式采用格里高利历,而俄国直到1918年才从儒略历改为格里高利历。
中国采用:
中国自1949年起采用公历纪年,取代了传统的农历(阴历)。
现代用法:
现代学者为了减少宗教色彩,通常使用“公元”(Common Era,CE)和“公元前”(Before the Common Era,BCE)来表示时间。
综上所述,公元纪年法是一个与基督教紧密相连的纪年体系,它的确立是为了将耶稣基督的诞生作为时间的起点,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纪年法被全球多数国家所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