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是 东汉时期由 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的重要历史著作。它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西汉王朝二百多年的历史,从汉高祖刘邦起,至平帝、王莽止。《汉书》大体上沿袭《史记》的体例,但有所变更,如改“书”为“志”,改“列传”为“传”,取消了“世家”等。
班固的父亲班彪也是一位史学家,曾作《后传》六十五篇来续补《史记》。班固在父亲的基础上,进一步搜集材料,编写《汉书》。在班固去世后,《汉书》的八表和《天文志》尚未完成,后来由他的妹妹班昭等人补写。
《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它详细记载了西汉一代二百三十年的历史,包括各种典章制度、天文地理、社会经济、人物传记等内容,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