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别是中医经络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具体来说,它指的是十二经脉别出的支脉系统。这些支脉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分(通常是肘部和膝部以上)别出,深入体腔脏腑,然后浅出体表,上行至头面部。经别的循行路线与十二经脉的循行通路有密切关系,但在循行的顺逆方向上,与十二经脉的循行有明显的区别。
经别的主要作用是沟通表里两经,并加强与脏腑的联系,为经脉开辟了一条特别通道。它们有助于扩大经络穴位的主治范围,并补充十二经脉内外循行的联系。
经别的循行特点可以概括为:
离:从四肢部分别出,进入体腔脏腑深部。
入:走入体腔脏腑深部。
出:从体腔脏腑浅出体表。
合:阴经的经别合入阳经的经别,分别注入六阳经脉。
每一对相为表里的经别组成一“合”,十二经别共组成“六合”。
经别系统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观察经别的循行和变化,可以了解脏腑的功能状态和气血的盛衰,从而进行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