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式是用来表示原子或离子最外层电子结构的化学式。书写电子式时,通常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小叉“×”等符号来表示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个数。具体规则如下:
原子的电子式
中性原子:将最外层电子全部排列在元素符号的周围,每个方向最多不超过2个电子。例如,氢原子:H∗,氧原子:∗∗∗O∗∗∗。
金属原子形成阳离子时,最外层电子已经失去,电子式中不再画出原最外层电子,只画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放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例如,钠离子:Na+ 。
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
金属阳离子的电子式即为离子符号,例如,镁离子:Mg2+ 。
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将组成的阴阳离子拼在一起进行标示,遵循“多在外、少在内、小在外、大在内、阴阳相间”的原则。例如,氯化铵(NH4Cl)的电子式为:\[ \underset{\text{NH}_4^+}{\overset{\text{Cl}^-}{\mathbf{NH}_4\text{Cl}}} \] 。
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结合,例如,二氧化碳(CO2)的电子式为:O=C=O 。
建议
在书写电子式时,首先要明确微粒是通过什么方式结合的(如离子键或共价键)。
对于中性原子,最外层电子全部排列在元素符号周围;对于金属阳离子,只画出失去后的电子数;对于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要分开标示。
注意电子式的对称性和均匀性,使式子简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