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号中的“灵”字通常带有贬义,意指昏庸无能或行为荒唐。具体来说,根据《谥法表》的定义,带有“灵”字的谥号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不勤成名曰灵:指不勤劳而能成就名声。
2. 死而志成曰灵:指死后才完成自己的志向。
3. 死见神能曰灵:指死后显现出超自然能力。
4. 乱而不损曰灵:指国家混乱但没有根本受损。
5. 好祭鬼怪曰灵:指喜好祭祀鬼怪。
6. 极知鬼神曰灵:指对鬼神有极深的了解。
历史上,许多带有“灵”字的君主被认为行为不端,如春秋时期的卫灵公、晋灵公等,以及东汉的汉灵帝等,他们的统治往往与混乱和荒唐相联系。因此,“灵”作为谥号往往是对这些君主统治不力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