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补偿金通常是在特定情况下由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一种经济补偿。以下是获取离职补偿金的一些条件和步骤:
协商解除
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并签订补偿协议。
补偿金额通常根据工作年限和月工资来计算。
用人单位原因解除
用人单位提出不续约或降低续签标准时,应支付补偿金。
劳动者因病或非因工负伤,经鉴定不能从事原工作或其他工作,用人单位应支付补偿金和医疗补助费。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岗位后仍不能胜任,用人单位应支付补偿金。
合同到期不续约
如果合同到期,用人单位不续约或降低标准续签,需要支付补偿金。
完成工作任务后解约
完成公司分配的工作任务后,公司提出解约,必须支付补偿金。
法律依据
补偿金支付依据《劳动法》第二十八条和《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注意事项
主动离职一般情况下无法获得经济补偿金,除非因用人单位原因(如未缴纳社保)提出离职。
补偿金的计算通常基于劳动者在单位工作的年限和月工资。
如果月工资高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补偿金标准按三倍计算,但年限不超过十二年。
工作交接
即使离职,也应办理工作交接,以便顺利离职。
请确保在离职时与用人单位明确沟通补偿事宜,并在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