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是通往成功的重要因素,历史上和现代社会中,有许多因勤奋而成就一番事业的人物。以下是一些勤奋的代表人物:
孙敬:
东汉时期,为了保持读书时的清醒,他把自己的头发绑在房梁上,打瞌睡时头一低,绳子会扯痛头皮,从而继续学习,这便是“悬梁”的故事。
苏秦:
战国时期,苏秦为了学习不打瞌睡,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此保持清醒,这便是“刺股”的故事。
祖逖:
东晋时期,与刘琨同床而卧,半夜听到鸡叫便起床练剑,后人用“闻鸡起舞”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
王羲之:
东晋著名书法家,每天坚持练字,洗笔的池塘被染成黑色,被称为“墨池”。
达·芬奇:
通过长期勤奋的艺术实践,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司马迁:
历经18年写《史记》,如果加上收集史料和实地采访的时间,则总共花费了40年。
爱迪生:
一生发明一千多项,为了发明电灯阅读了大量资料,笔记有四万多页,试验过几千种物质,做了几万次实验。
李时珍:
花了31年时间,读了800多种书籍,游历7个省,收集了成千上万个单方,最终写成《本草纲目》。
马克思:
写《资本论》花了40年时间,为了搜集资料,日记有1300多篇。
达尔文:
研究进化论花了22年时间,写出了《物种起源》一书。
居里夫人:
历经12年的实验,从几十吨矿物中提取了0.1克镭。
华罗庚:
中国数学家,有“勤能补拙是良训”的名言。
陈景润:
为了证明“哥德巴赫猜想”,长时间沉浸在数学中,常常废寝忘食。
侯宝林:
只上过三年小学,通过勤奋好学成为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
张广厚:
数学家,反复阅读一篇论文达半年多,书页上留下明显的黑印。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不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勤奋都是通往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