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按氨基酸组成分类
完全蛋白质:含有全部必需氨基酸,比例适当,能维持健康并促进生长发育。例如:乳类中的酪蛋白、蛋类中的卵白蛋白、大豆中的大豆蛋白。
半完全蛋白质:含有全部必需氨基酸,但有的氨基酸数量不足,可以维持生命但不能促进生长发育。例如:小麦中的麦胶蛋白。
不完全蛋白质:不能提供全部必需氨基酸,既不能维持生命也不能促进生长发育。例如:玉米中的玉米胶蛋白。
按分子形状分类
球状蛋白质:分子形状接近球形,水溶性较好,行使多种生物学功能。例如:白蛋白、球蛋白。
纤维状蛋白质:分子外形呈棒状或纤维状,大多数不溶于水,是生物体的结构成分或保护作用。例如:肌球蛋白、肌动蛋白。
膜蛋白质:折叠成近球形,插入生物膜,通过非共价键或共价键结合在生物膜表面,实现膜的多数功能。
按功能分类
活性蛋白质:包括酶、激素、细胞膜受体、血红蛋白等。
非活性蛋白质:如胶原蛋白、角蛋白等。
按来源分类
动物蛋白质:如乳清蛋白、酪蛋白,含有优质蛋白,氨基酸种类齐全,比例合适。
植物蛋白质:如大豆蛋白、谷物蛋白,不含胆固醇,但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
微生物蛋白质:如酵母蛋白、细菌蛋白。
其他分类方法
根据分子量、溶解度、电荷、等电点等因素进行分类。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参与维持生命的重要化学反应,是“生命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