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涉及多个方面的努力。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方法和措施:
健全劳动标准体系
制定和完善劳动标准,确保劳动者权益得到保障。
加强劳动定额标准管理,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工时制度和特殊工时管理规定。
依法安排劳动者休息休假,改善劳动条件,加强人文关怀和企业民主管理,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深化劳动关系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形成反应灵敏、运转有序的协调劳动关系机制。
完善劳动合同法配套法规和政策,依法健全完善劳务派遣制度、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和企业裁员机制。
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扩大集体协商覆盖范围。
健全政府、工会和企业组织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
加强劳动保障监察
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推进协商机制建设,妥善处理劳动人事争议。
优化政府服务,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法律监督,严格监督《劳动合同法》的实施。
建设文体活动和民主管理渠道
开展多层次的企业文化体育活动,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畅通民主管理渠道,完善职代会、厂务公开运行机制,保障职工参与企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
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
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提高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合同意识。
依法签订并严格履行劳动合同,充分发挥劳动合同在调整劳动关系中的积极作用。
法制化建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在构成、运行、处理等方面应当实现法制化。
完善劳动法律法规,确保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监督检查到位。
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
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应会同同级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劳动关系方面的重大问题。
救助型劳动关系
建立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有效机制,正视矛盾,努力解决矛盾,尤其是劳动争议,防止其影响社会稳定。
通过上述措施的综合实施,可以有效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