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名爱新觉罗·胤禛,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位皇帝,以及清朝第五位皇帝。他生于1678年12月13日,逝于1735年10月8日,年号雍正。
雍正皇帝的主要成就:
政治改革:雍正帝在位期间,对吏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实行改土归流,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
财政改革:他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
加强皇权:设置军机处以加强皇权。
平定叛乱:平定了罗卜藏丹津叛乱。
雍正皇帝的个性与统治:
雍正帝生性孤僻,但并未远离朝政,反而通过表面上的竭尽孝心搏取了父皇的好感。
他自号破尘居士、圆明主人,庙号世宗。
雍正帝在位十三年,于1735年驾崩于圆明园,享年58岁。
雍正帝的统治对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他的改革措施对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