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著名曲目,属于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它分为两个版本:
1. 古琴曲《高山流水》:
源自先秦时期,琴师伯牙与樵夫钟子期的故事,伯牙通过琴声表达高山流水的景象,钟子期能准确理解,两人因此成为知音。
伯牙在钟子期去世后悲痛欲绝,摔琴绝弦,终身不再弹琴,因此有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
古琴曲《高山流水》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的《神奇秘谱》(成书于1425年),后来分为《高山》和《流水》两首独立的琴曲。
2. 筝曲《高山流水》:
与古琴曲无直接传承关系,是浙江传统筝曲,表现高山流水的自然景象,具有古朴典雅、浑厚细腻的特点。
筝曲《高山流水》有多种流派和谱本,其中浙江武林派的传谱影响最大,旋律典雅,山东派和河南派的《高山流水》则各具特色。
这两个版本的《高山流水》虽然同名,但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迥异,各自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