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格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标题
标题应简明扼要,通常由事由和文种构成。
标题应醒目,字体稍大。
称呼
称呼应顶格写在标题下一行,通常为收文机关或主管领导人的名称或姓名称呼。
正文
正文是报告的主要部分,通常包括报告缘由、报告事项和报告结语。
报告缘由应交代报告的起因、目的、主旨或基本情况。
报告事项应详细叙述工作内容、成绩、经验、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打算。
报告结语通常是一句上行公文的习惯用语,作为报告正文的一个组成部分。
结尾
结尾部分可展望、预测,但结语不能省略。
结尾通常用“特此报告”,“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执行”等习惯用语。
落款
落款应写上辞职人的姓名及提出辞职申请的具体日期。
附件(如果有的话):
附件应与请求相同写法。
报告写作时应注意:
情况确凿,观点鲜明,想法明确,口吻得体。
避免过长,一般应控制在3000字以内。
避免使用不必要的结语,如“特此报告”。
避免添加不必要的信息,如“联系人”和“联系电话”。
报告内容应紧扣主题,避免使用大而空的标题。
摘要应反映出报告的主要观点,概括其结果或结论。
关键词应紧扣报告主题,尽可能使用规范的主题词。
正文应以描述报告重要性的简短引言开始。
结论应由观测和实验结果引申得出,并注意与其他相关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
图和表应按文中提到的顺序编号,图应清晰,应尽量插在正文内。
请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报告的格式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