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下得有多大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雨量的概念,知道用“毫米”表示雨量的大小。
能够制作简单的雨量器,并知道怎样使用。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习使用雨量器测量雨量的大小。
初步了解雨量器的工作原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发展操作技能和情趣。
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了解雨下得大小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掌握雨量器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自制雨量器并准确测量降雨量。
教法学法
教师教法: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
学生学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课件、矿泉水瓶、塑料瓶、胶带、剪刀、标尺、量杯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 观看天气预报视频,讨论雨量的概念。
2. 提问学生日常生活如何感知雨量大小。
二、授新知
1. 介绍雨量器的概念和作用。
2. 讨论并明确雨量单位是毫米(mm)。
3. 观察不同类型的雨量器。
三、动手实践
1. 制作简易雨量器:
沿塑料瓶肩部剪开取下部。
侧面贴上标尺并覆盖透明胶带。
倒扣瓶顶部。
2. 使用雨量器测量雨量:
在雨量器中加水至最低刻度。
下雨时,将雨量器置于接雨处。
观察并记录雨量器中水位高度。
四、知识巩固
1. 比较不同雨量器测得的数据。
2. 讨论影响雨量测量准确性的因素。
五、课堂小结
总结雨量测量的方法。
强调科学态度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
描述雨的成语或句子。
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不同条件下雨量的大小。
---
以上教案设计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科学方法了解雨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对自然现象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