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惜时的故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施洋脚搓木棍读书
施洋小时候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冬天在古庙里读书,为了不浪费时间,削了一根木棍搓脚取暖,继续读书。
吉米·卡特守时的故事
卡特总统担任州长时,因公和一位专员同机外出,专员迟到,卡特命令飞机准时起飞,认为不能按时到达是遗憾。
匡衡凿壁借光
匡衡出身农家,白天做雇工,晚上读书,因家贫无法点灯,凿墙借邻居的光读书。
鲁迅挤时间写作
鲁迅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写作上,一生著作颇丰,成为文坛巨匠。
齐白石惜时
齐白石八十五岁时,一天上午写了四幅条幅,并题诗表达不教一日闲过的决心。
列宁惜时
列宁批评同志计划明天开始工作,认为应该今天就做,体现了他珍惜时间的态度。
达尔文惜时
达尔文在写作《物种起源》时昼夜不眠,即使身患重病,也坚持观察记录,直到临终前两天。
富兰克林卖书
富兰克林不愿为了书放弃忙碌的工作,宁愿多出钱也不愿放下时间,体现了时间即金钱的观念。
马哈蒂尔讨厌做多余的事
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讨厌浪费时间,采访和活动中绝不多余的动作和话语,重视效率。
柯罗催促修改作品
法国画家柯罗在指导青年画家时,催促其当天修改作品,体现了他惜时的态度。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科学家、艺术家还是政治家,惜时都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时间管理不仅是对个人时间的珍惜,也是对社会和他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