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继承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法定继承
当没有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时,遗产按照法律规定的顺序和份额进行继承。
继承顺序通常为配偶、子女、父母,然后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份额一般均等,但特殊困难的继承人可能会得到更多照顾。
遗嘱继承
被继承人生前立下遗嘱,指定其遗产由特定的人继承。
遗嘱形式包括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和公证遗嘱。
遗嘱继承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
遗赠
被继承人生前通过遗嘱将其遗产赠与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遗赠扶养协议
被继承人与扶养人订立协议,扶养人承担被继承人生养死葬的义务,被继承人的部分或全部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
主要出现在老人无人赡养的情况下。
其他继承方式
如果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晚辈直系血亲可以代位继承。
引入了宽宥制度,允许丧失继承权的继承人通过悔改和宽恕恢复继承权。
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
继承开始后,首先按照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处理遗产,如果没有遗嘱或协议,则按照法定继承顺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