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特别是北京话的影响下形成的。以下是形成过程的简要概述:
北京话的影响
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语言在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
从唐代开始,北京就是北方的重要城市,并在辽、金、元、明、清各代成为都城。
北京话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全国各地,发展成为“官话”。
文学作品的推动
白话文学作品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代表性、乃至典范性的书面语。
五四运动后,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为白话文在书面上取代文言文创造了条件。
国语运动的促进
国语运动增强了北京话在口语方面的代表性,并促使北京语音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
规范确立
1955年召开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明确了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标准,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综上所述,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北京话的强势地位和文学作品的推动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一共同语的形成,不仅统一了书面语和口语,也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