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河床不进行挖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工程量巨大:
黄河下游河道有近800公里为“地上悬河”,河床一般高出背河地面4-6米,高的地方达到10米以上。假设投入巨资往下挖二十米,这么平坦的地势,恐怕会很快又被泥沙填平。
投资成本高昂:
黄河每年携带的泥沙有16亿吨,其中约4亿吨沉积在黄河。挖走这些泥沙的费用非常昂贵,且每年都需要固定投资,同时还需要找到合适的地方放置大量的泥沙。
泥沙处理问题:
清理出的泥沙需要找到合适的处理点进行处置,否则可能造成二次污染。此外,挖走泥沙还会对河道生态造成破坏,影响生物的栖息环境和水流的冲刷作用。
河床稳定性:
黄河下游河床已经比两岸地面高出了10多米,如果挖走河床的泥沙,可能会导致河岸迅速塌陷,增加决堤的风险。
生态环境影响:
黄河泥沙的大量挖掘会导致河床稳定性遭到破坏,影响黄河鱼类以及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同时还会导致海水倒灌以及海岸线倒退等危险发生。
历史沉积:
黄河有百年的沉积史,累计的泥沙量达到400亿吨,挖走这些泥沙的难度和成本都是巨大的。
综上所述,虽然技术上可以通过挖掘黄河河床来降低其高度,但由于工程量、成本、环境破坏等多方面的因素,这一方案并不现实。因此,目前并没有采取将黄河淤积的泥沙挖走的方式来降低黄河的河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