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型铸造是一种金属铸造工艺,其核心在于使用砂子作为铸模材料来制造铸型。以下是砂型铸造的基本步骤和特点:
材料准备:
砂型铸造主要使用硅质砂,有时根据高温性能要求,也会使用锆英砂、铬铁矿砂、刚玉砂等特种砂。为了增加型砂和型芯的强度,会加入型砂粘结剂,如粘土和水混合制成的粘土浆。
型砂制备:
将砂粒与粘结剂混合,通过舂实或其他方法制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型砂。
铸型制造:
型砂被制成具有产品形状的空腔,这个空腔由外砂型和型芯组合而成。
浇注金属:
将熔融的金属浇注到铸型的空腔中,金属在重力作用下填充铸型并冷却凝固,形成铸件。
取出铸件:
待金属冷却凝固后,打开砂型取出铸件。
砂型铸造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可以生产从小件到大件、从简单件到复杂件,既可以单件生产也可以大批量生产。由于使用的造型材料相对便宜且易于获取,以及铸型制造过程简便,砂型铸造长期以来一直是铸造生产中的基本工艺。
需要注意的是,砂型铸造的铸型只能使用一次,浇注后铸型即损坏,必须重新制作,因此生产效率相对较低。此外,由于砂型的性质较为松软和多孔,铸件的尺寸精度可能较低,表面也相对粗糙。尽管如此,通过技术进步,砂型铸造在表面处理方面已有了很大改善,能够满足许多精密铸件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