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控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工程技术措施
消除或减弱危害:设计消除危险源,如使用机械提升装置。
替代:使用低危害物质或降低系统能量。
封闭:对产生危害的设施或场所进行密闭。
隔离:使用隔离带、警戒绳等隔开人与危险区域。
移开或改变方向:如移动排放口。
管理措施
制定作业程序、安全许可、安全操作规程。
减少暴露时间。
监测监控,特别是使用高毒物料。
警报和警示信号。
培训教育措施
员工入厂三级培训。
每年再培训。
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继续教育。
其他专业培训。
个体防护措施
使用防护服、耳塞、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绝缘鞋、呼吸器等。
应急措施
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制定。
应急物资准备。
应急演练、培训提高应急能力。
其他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回避:有意识地避免某种特定风险。
风险抑制:采取措施减少风险实现概率及经济损失。
风险留存:风险暴露者自己承担风险。
风险分散:通过投资组合多元化分散投资风险。
风险转移:通过经济和技术手段将风险转移给他人。
特殊风险控制措施 (如药品风险控制):
修订药品说明书、标签、包装。
药品在销售、处方和使用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措施。
特殊药物(如麻醉药品、血液制品)的处方和销售限制。
医患教育材料、用药指南、处方/流通渠道管理。
时空隔离措施
城市立交桥、道路隔离护栏、红绿灯错峰通行等实现人与车辆的时空隔离。
危险区域走梯上锁、旋转部位护罩、危险作业夜间避免等。
风险识别与评估
系统识别和评估潜在风险,分析风险事件概率和影响。
风险规避与减少
制定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管理、改善工艺流程降低风险。
风险转移与共担
通过合同或保险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或分担。
风险控制与监测
创建风险控制措施和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风险事件。
风险应对与应急管理
创建应急预案、培训员工应急技能、及时沟通和协调。
这些措施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和组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风险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