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天池的水源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地下补水
长白山天池的水量有8000万吨来自于地下补水,补水面积为21.4平方公里。
研究表明,天池的水并非来自外界的河流或湖泊,而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低洼地形所积蓄,这些水通过地下岩层的缝隙补给到天池。
大气降水
湖水也依赖湖面降水和地下水补给,集水面积为21.4平方公里,补给系数为2.18。每年湖面降水量约为0.303×10^8立方米,地下水补给量约为0.157×10^8立方米,合计年入湖水量约为0.46×10^8立方米。
长白山天池位于海拔2189.1米的高处,周围都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山峰,山上积雪不多,因此天池的水只有一小部分来自融雪,大部分来自大气降水。
河流与瀑布
天池的水通过天豁峰与龙门峰间的缺口—闼门溢出,流经宽20.0-30.0米、长1.5千米的乘槎河后,以落差68米的悬崖跌水,形成长白瀑布,下注二道白河,为松花江的正源。
蒸发与外流
长白山天池的蒸发量极小,每年蒸发量约为450毫米,而降水量较大,平均年降水量在1300毫米以上,这使得天池的水量得以保持稳定。
其他传说与观测
有传说认为天池的水源与东海相通,或是由“龙王”兴水而来,但这些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气象监测数据显示,天池的平均降水量较大,且存在浓厚的雾气,这些雾气也可能成为天池水量的来源之一。
综合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结论:长白山天池的水源主要是通过地下补水和大气降水补给,同时天池的水量也受到蒸发和外流等因素的影响。地下补水和大气降水是天池水量的主要来源,而其他传说和观测数据则提供了关于天池水量来源的额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