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主要由甲烷和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关于可燃冰的发现,存在多个观点和记录:
1810年,可燃冰首次在美国实验室被发现。
1934年,美国人哈默·施密特在被堵塞的输气管道中发现了可以燃烧的冰块,这是人类首次发现“甲烷气水合物”。
1960年,前苏联在西伯利亚发现了可燃冰,并于1969年投入开发。
1972年,在开发北极圈内的麦雅哈天然气田时,人类第一次发现了这种以矿藏形式存在的天然气水合物。
1999年,中国首次在南海发现一种规则晶体,事后证明该物质就是可燃冰。
综合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结论:可燃冰的发现是一个逐步认识和探索的过程,涉及多个发现和开发阶段,由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