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肘”是 掣肘的错别字,正确的词汇是“掣肘”。这个错误用法已经流行开来,但应当理解为“掣肘”。
“掣肘”是一个汉语词汇,原意指拉着胳膊,比喻有人从旁牵制,工作受干扰。例如,在战国时期的文献《吕氏春秋 具备》中就有“宓子贱治亶父,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於鲁君,与之俱至於亶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的描述,这里的“掣摇其肘”就是比喻干扰别人做事。
尽管“制肘”在某些情况下被使用,但它实际上是“掣肘”的误用。在正式场合或需要准确表达的情况下,应当使用“掣肘”这一正确词汇。
建议在实际使用中注意区分这两个词的正确用法,避免因误用而造成表达上的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