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一词具有多种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原意
源自汉魏以后流行的演奏方式,最初是指用打击乐器和吹奏乐曲的乐队,如鼓、茄、箫等,因此称为“鼓吹”。
引申义
宣扬、宣传:随着时间的推移,“鼓吹”一词逐渐从演奏方式转化为对乐队的称谓,再进一步引申为宣扬、宣传等意思。例如,唐代杜甫在《进表》中提到“则臣之述作,虽不足以鼓吹六经”,这里的“鼓吹”即指宣扬、宣传。
吹嘘、吹捧:在现代汉语中,“鼓吹”也常带有贬义,指过分夸大或吹捧某人或某事。
捧场、怂恿:有时也指为某人或某事捧场或怂恿。
其他用法
成语:鼓吹也是一个成语,基本含义是为某种观点、主张或行为大力宣传、宣扬,以达到影响他人的目的。
古代乐队:在古代,鼓吹也指宫廷中列于殿庭的乐队,用于宴群臣及君上餐食时,或在大驾出游时作为仪仗使用。
综上所述,“鼓吹”一词既保留了其原始的演奏乐队的含义,又衍生出了宣扬、宣传、吹嘘等多种引申义,并在现代汉语中仍被广泛使用。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合适的解释,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