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利贷的界定,我国法律有明确规定:
年利率超过36% 的贷款被认定为高利贷。这意味着,如果借款10000元,一年需要支付的利息超过3600元,就属于高利贷范畴。自2019年10月21日起,这一标准更加明确,实际年利率超过36%的非法放贷行为,可以被定性为非法经营罪。年利率超过24%但不超过36%
的利息,虽然不受法律保护,但借款人需要按照约定支付。如果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年利率在24%以内的贷款,属于合法借贷,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为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例如,2024年8月发布的一年期LPR为3.35%,因此,利息超过3.35%×4=13.4%的部分不受司法保护。
结合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超过36%: 被认定为高利贷,违法且超过部分无效。 24%到36%之间
24%以下:利息受法律保护,且全部有效。
建议在签订任何贷款合同时,务必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了解利率及相关费用,避免陷入高利贷陷阱。如果对利率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相关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