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黑穗通常是由多种病害引起的,主要包括褐变穗病、稻曲病、药害和鞘腐病。以下是这些病害的简要说明:
褐变穗病
病原:主要由交链孢霉菌和附球霉菌引起。
症状:水稻抽穗后,谷粒内颖出现褐色斑点或变褐,严重时整个谷粒变黑。
原因:可能与秸秆直接还田、氮肥施用过多、气候条件(如低温、多雨)等因素有关。
防治:在孕穗期和齐穗期喷施杀菌剂如肟菌·戊唑醇。
稻曲病
病原:主要由稻瘟病菌引起。
症状:谷粒出现黑粒,产生黄色粉状物。
原因:破口期遇到雨水,湿度较大时容易发生。
防治:在破口期喷施三唑类杀菌剂,如肟菌·戊唑醇。
药害
原因:使用某些有机磷农药如毒死蜱可能导致穗子变褐色。
防治:减少有机磷农药的使用,特别是在抽穗扬花期后。
鞘腐病
病原:主要由禾谷镰孢菌变种引起。
症状:剑叶叶鞘上出现褐色斑点,逐渐扩展,影响颖壳颜色。
原因:与气候条件和管理方式有关,如氮肥过量、排水不良等。
防治:在孕穗期喷施杀菌剂,如多抗霉素或扑海因。
管理上应注意合理施肥,避免氮肥过量,保持良好的排水条件,并在必要时使用适当的农药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