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轭效应的判断可以通过以下依据进行:
共轭体系的结构
单键和双键交替出现的体系称为共轭体系。
共轭效应可以通过π键的个数来判断,两个不饱和键通过单键相连形成π-π共轭体系。
取代基的影响
如果取代基能降低体系的π电子云密度,则具有吸电子的共轭效应(用-C表示)。
如果取代基能增高体系的π电子云密度,则具有给电子的共轭效应(用+C表示)。
电负性和不饱和度
原子电负性越大,吸电子能力越强,给电子的共轭效应越弱。
体系的不饱和度越大,共轭体系越大,共轭效应也越大。
取代基电荷
负电荷的取代基给电子的共轭效应更强。
正电荷的取代基吸电子的共轭效应更强。
原子能级差异
原子能级差异越小,共轭效应越强。
共轭效应的表现
共轭效应表现为分子内能降低、稳定性提高、键长趋于平均化,以及在外电场作用下发生极性交替现象。
以上依据可以帮助判断分子中是否存在共轭效应及其类型。需要注意的是,共轭效应可以在整个共轭体系中传递,影响分子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