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歌,也称为九九歌,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数日子、算天气变化的民俗口诀。它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的气候和物候变化情况,同时也表述了农事活动的一些规律。数九歌从冬至逢壬日起,进入数九寒天,每九天为一个“九”,一共九个“九”,直到春天来临。
数九歌的内容包括:
一九二九不出手:
表示冬至后的前十八天内,天气快速降温,冷到手不能放在外面。
三九四九冰上走:
到了第三、第四个九天,天气最冷,连河水都冻住了,可以在上面行走。
五九和六九,沿河看杨柳:
表示此时天气开始转暖,杨柳开始发芽。
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
表示河面开始解冻,燕子回归。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表示九九结束后,天气已经非常暖和,适合耕作。
数九歌不仅反映了气候变化的规律,还蕴含了中国人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和生活智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