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在古代有多个名称,主要包括:
冶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越王勾践的后裔无诸在此筑城建都,称“冶城”。
闽中: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福建被称为“闽中”,福州作为治所,也被称为“闽中”。
晋安:魏晋南北朝时期,因晋人避战乱入闽,福州被称为“晋安”。
凤城:晋代地理学家郭璞勘察福州并描述其地形如鸾如凤,故有“凤城”之称。
三山:因福州城内有于山、乌山、屏山三山鼎立,故有“三山”之名。
榕城:东晋时,太守张伯玉号召居民种植榕树,使福州有了“榕城”的别称。
闽都:唐开元十三年(725年)起,福州被称为“福州府”,简称“榕”,别称“榕城”,古称“闽都”。
左海、 福安、 闽海、 天兴府、 泉州等也是福州的别称。
福州,这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在不同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反映了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