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盘游戏是一种心理治疗技术,也被称为箱庭疗法,它允许个体在沙盘中自由地摆放各种微缩模具(玩具),创造出不同的场景。这种游戏形式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由瑞士心理学家玛格丽特·卡尔夫(Margaret Kalff)发展,她将其命名为“沙游戏”(sandplay)。随后,这一技术在日本被河合隼雄(Kazuo Ishida)引入,并被称为“箱庭疗法”。在中国,这一技术被称为“沙盘游戏”。
沙盘游戏的核心在于创造和自我表达,它可以帮助个体通过非言语的方式探索和表达内心世界,包括成长经历、心理冲突、对未来的展望等。游戏过程中,个体可以在一个盛有细沙的特制容器(沙盘)中摆放沙具,这些沙具通常被赋予了一定的心理意义。
沙盘游戏不仅是一种心理治疗技术,它也属于模拟游戏类型,核心内容在于“模拟”。游戏可以有明确的目标,也可以没有,但创造和模拟始终是游戏的重心。
沙盘游戏疗法适用于儿童、青少年以及成人,特别适用于那些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不完善或不太善于言辞和表达的人群。它可以帮助个体疏导情绪、解决心理问题,并在学校和幼儿园中广泛应用于儿童的心理教育与心理治疗,在大学和成年人的心理咨询室也深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