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执法行为是确保法治环境公正、透明和高效的重要措施。以下是一些规范执法行为的措施:
细化裁量基准
完善市场监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体系。
推动行政执法标准跨区域衔接。
实施指导性案例制度,统一执法尺度。
优化执法方式
运用说理式执法文书和语言,讲清楚违法事实、处罚依据、救济渠道。
完善惩戒与教育相结合的执法流程。
规范日常监管
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避免重复、多头、过度检查。
加强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合理确定抽查比例和频次。
加强普法服务
推动企业自律,通过事前普法、事中说理、事后释疑等方式。
文明执法
全面落实“721工作法”,实施“慎罚款”执法,杜绝粗暴执法和选择性执法。
规范规章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执法过错举报制度、执法回告公示制度。
严格按照规定公开执法依据、制度和程序。
强化监督制约机制
加大警务公开力度,赋予社会各界对公安执法工作的“知情权”。
通过信息化网上办案系统,实行网上受案、网上审批、网上监督和网上考评。
严格落实执法责任
合理划分执法人员执法权限,建立逐级负责的执法责任制。
对执法过错严格实行责任倒查,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过失。
转变错误执法观念
执法人员要维护公民合法权益,防止执法不公、扰民。
规范执法行为的具体措施
执法监督进企业,实施“月报告季总结”制度。
严格落实执法证件管理规定,确保执法证件合法有效。
深化完善行政执法公示制度,主动公开执法信息。
深化完善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确保执法全过程留痕可回溯。
深化完善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确保法制审核人员不低于执法人员总数的5%。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公信力,增强人民群众满意度,并优化法治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