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固部位的确定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到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以下是确定嵌固部位的几个关键因素和步骤:
基础顶面
基础顶面通常是柱子的嵌固部位。
当基础较深且底层有刚性地面时,基础顶面也可以作为柱子的嵌固部位。
地下室顶板
地下室作为房屋的嵌固端时,地下室顶板是柱子的嵌固部位。
地下室顶板应避免开设大洞口,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混凝土强度不宜低于C30,并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
侧向刚度比
结构地上一层的侧向刚度不宜大于相关范围地下一层侧向刚度的0.5倍。
构造要求
地下室顶板对应于地上框架柱的梁柱节点应适当加强。
地下室四周必须设有与建筑顶板相连的抗震墙。
层高表标注
在结构施工平面图中,使用双细线在相应标高楼层位置注明嵌固部位。
如果层高表中有双虚线表示,则表示该结构嵌固部位不在地下室顶板,但需要考虑地下室顶板对上部结构的嵌固作用。
规范要求
按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11-2010),嵌固部位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嵌固部位是预期塑性铰出现的部位,即除能承受轴力、弯矩、剪力外,XY方向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及转角位移均为零的部位。
特殊情况
特殊建筑如错层、夹层、坡地建筑、大底盘多塔结构等,可能导致嵌固部位难以确定。
在这些情况下,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嵌固部位的位置和设计。
综上所述,确定嵌固部位需要综合考虑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施工的可行性。设计人员应根据具体工程条件和规范要求,仔细分析并确定嵌固部位的位置